松江婚姻律师
法律热线:
首页> 律师文集> 遗嘱继承
律师文集

徐汇区田林街道积极探索安置帮教“五个回归”工作法

发布时间:2016年5月9日 松江婚姻律师  
徐汇区田林街道在整合现有帮教、矫正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安帮工作“五个回归”的工作目标,以司法所为主体,派出所、就业援助部门、法律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多方参与,针对本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最终实现帮教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新方法,真正从根本上改善矫正对象的精神面貌,使他们从思想观念上悔过自新,成为一名守法公民,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维护者、促进者。法律认识回归:创新形式显成效 田林街道探索开展律师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结对教育活动,邀请与社区签约服务的律师在服刑人员被宣告缓刑、假释之日起两周内开始介入,通过集中教育这一平台,举办各类法制讲座,宣传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法教育,增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及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该街道有一名钱姓对象,因犯职务侵占罪在社区接受矫正。虽然钱某受帮教,服刑态度较好,但始终认为他之所以会被判处刑罚,是由于所管辖企业的转制过程出了问题。如果不出意外,他是不可能犯罪的。这种心理一直积压在他心中,使他迟迟不愿迈出积极的一步来重新面对生活。在集中教育过程中,律师从法律与情理的角度出发,并且提示钱某该更多考虑到公共利益和公众的损失。通过律师和矫正社工的反复劝导,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罪错,开始积极面对矫正工作。 此外,社区在法制讲座中还扭转了以往由律师、学者等进行单向教育的模式。在集中教育的讲座之后,鼓励服刑人员积极提问发言,坦诚自己对于法律的困惑与问题,在大家充分讨论之后,由律师给出耐心细致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增强了服刑人员法律认识,提高了他们法律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实现法律认识的回归。行为回归:公益劳动树新风  为了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回归,田林街道整合集中教育、公益劳动与就业援助这三项制度,使帮教对象为社区服务的同时尽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尤其是公益劳动制度,本就是田林街道已经发展成熟的一套社区矫正机制,而推出“五个回归”工作目标之后,街道更是创新公益劳动的形式,将公益劳动制度精细化,根据服刑人员闲暇时间与犯罪类型的不同,进行进一步的劳动分类。一方面,将时间较充裕、灵活的服刑人员安排在公益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将只有周末及晚间有空的服刑人员安排在居委会劳动,将一些补偿性公益劳动的服刑人员安排在其被害单位进行劳动。另一方面,根据犯罪类型,安排经济类犯罪或者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主要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们读书、看报;安排主观恶性较重的服刑人员从事护绿、清扫等公益劳动。许多帮教对象在公益服务中提升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较好地减轻帮教对象的罪责感,增强了补偿感。此外,街道还组织公益才艺表演、文化活动等等,让社区服刑人员充分发掘自身的价值,尽快地走向社会,实现行为的回归。素质回归:职业培训促就业  在帮助帮教对象尽快树立社会意识的同时,田林街道更注重加强对于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参与社会就业竞争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切实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田林街道将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整体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做好。对于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帮教对象,街道根据“本人自愿、专业自选、政府组织、免费培训”的原则,以集中教育为基础,同时采用个别教育、组织参加技能培训、社会活动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及文化补习等多种形式,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如开设专题讲座为帮教对象讲解面试技巧和劳动合同法。通过培训,街道刑事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率进一步提高,2名区服刑人员分别自主创业开办了物流公司和饭店。今年以来,还有2名社社区服刑人员用劳动所得向社会捐款,分别为3000元和200元。心理回归:因人施教解难题 田林街道除了邀请上海政法学院的社会学、心理学专家从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层面消除回归人员的负面心理,重塑他们健康的意识之外,还在安排社工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对一”谈心的基础上,组织服刑人员亲属对服刑人员的定期走访和劝导。街道尤其注重把握特殊群体心理矫治的特点和规律,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增强心理矫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将以社会服务为矫治平台,开展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净化思想,平和心态,以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重塑自我。 有一名田姓女对象,因走私罪接受社区矫正,但她认为自己是“倒霉”才会被抓,因此一直对于公益劳动、集中教育等抱着冷漠的态度,又存在着心理和人生价值上的阴影。针对她的这种情况,司法所领导和矫正社工一方面与她交流谈心,了解她对于回归工作冷淡的心理初衷。另一方面,社工了解到田某家中有位年近90岁的外婆,便利用“共情”的心理矫正方式,积极鼓励她到敬老院去走走看看,认识一些与她外婆一样年长的老人。走访之后,田某切身体会到了老人们的孤苦,开始从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之后,田某多次前往该敬老院进行公益劳动并捐款,还利用自己的资源组织演出团队向老人们进行钢琴表演。田某感慨地说:“通过街道对我的心理疏导和参加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再一次找寻到了一个社会人应有的位置,以后一定要积极配合矫正工作,让自己尽快回归社会。”人生价值回归:弃旧图新重起航  田林街道的工作人员深知,帮教对象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重获新生与重步歧途可能就在一念之间,街道与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委员会密切配合,充分发掘各种形式,让社区服刑人员发现自身正面的社会价值,增强重新选择人生的信心和勇气。社区有一名接受矫正的陈某,矫正社工发现他意志比较消沉,因此时常找他谈心,还联系他的子女对其进行鼓励,但收效甚微。直到在2008年中秋节的一次公益劳动中,司法所革新了传统的、模式化的公益劳动方式,动员服刑人员发挥自己的才干,采取多种形式与老人欢度佳节。了解到陈某平时酷爱越剧,而且颇有水准,于是矫正社工邀请陈某为老人们表演几段拿手的越剧节目。陈先生不但欣然应允,而且还特意前往莘庄购买市场上比较少见的越剧伴唱带。由于精心准备,他的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评,陈某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今后将积极地面对生活,继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首页| 关于我们| 专长领域| 律师文集| 相册影集| 案件委托| 人才招聘|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松江婚姻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636662208 网站支持: 大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