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婚姻律师
法律热线:
首页> 律师文集> 计划生育
律师文集

近五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松江婚姻律师  
  【摘要】 该文主要以1997-2001年《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所列的文章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的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这两个方面,对五年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进行描述。同时,分析了我国“独生子女”研究存在的内容僵化单一、方法不规范等问题。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研究 现状 问题

  背 景

  自从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存在于我国社会中。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横跨和占据了多学科的研究领地,例如心理学、教育学、人口学和社会学。过去,已有两位学者分别对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进行过分析。

  第一位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风笑天教授。他对1980年第1期至1988年第6期《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所列文章的统计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为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差异比较、“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独生子女”家庭研究等,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的角度重点过多地局限于心理和教育领域,研究之间缺乏借鉴比较和积累,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

  第二位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李学斌。他以风笑天教授的研究作为比较点,他对1990-1996年《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所列文章的统计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为主体的研究现状未发生根本转变,研究内容仍集中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差异比较、“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独生子女”的家庭特征、“独生子女”政策与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等,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对“独生子女”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研究之间缺乏积累、比较和借鉴,研究方法上缺乏“假设——检验”的论证。

  那么,自1997年以来,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成人,他们或是继续升学,或是步入社会,他们目前的现状如何?他们能否适应社会?我国学者在这一段时间内对“独生子女”的研究又是如何呢?笔者将继续以《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所列文章为基准,对1997-2001年这五年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角 度

  从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及教育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分类,1997-2001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情况如下表:

  1997-2001不同学科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文章数及百分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7-2001年这五年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现状是以教育学和人口学角度为主体的,达到88.6%。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独生子女”研究传统的心理学角度所占的优势在下渐,从人口学角度全面研究“独生子女”正在被开发出来。这种现状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与西方国家“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不同,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我国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产物。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产生了8000余万的“独生子女”,对我国的人口现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四二一”家庭模式。因而,这就必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引发了两个方面的讨论:一方面,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讨论,例如,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情况如何、“独生子女”政策在现阶段应如何调整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评价等;另一方面,关于“独生子女”群体影响的讨论,例如,“独生子女”群体对我国家庭结构的冲击、“独生子女”群体对我国养老问题的挑战和“独生子女”群体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等。

  内容与结论

  从不同的学科分类看,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心理学角度侧重于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社会学角度侧重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和家庭研究;人口学角度侧重于研究“独生子女”政策及“独生子女”群体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教育学角度侧重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价值观状况以及家庭教育的研究。

  本文对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分类,主要是依研究主题进行相对归纳的。因此,比较集中讨论的内容及所得结果如下:

  1、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研究

  我国“独生子女”的研究承袭了西方国家“独生子女”的研究——从“独生子女”的特异性研究着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和个性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虽有一些明显差异,但不是本质性的,而且,“独生子女”还具有积极的特异性,比如聪慧性、乐群性等。

  (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在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

  一项运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1060位94、95级本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世故性、敏感性和实验性低于非“独生子女”,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略高于非“独生子女”。(许克毅、宋宝萍,1996)另一项也运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对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系96级全体106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独生子女”情绪稳定性、社会责任感、世故性和独立性都较非“独生子女”差,而忧虑性略高,恃强性和敢为性呈两极分化倾向。(孔德生、张石梅,1998)

  但是,有一些学者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一项也是运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对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学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及渝州大学九所高校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16种人格根源特质中,12种人格因素均未呈现出差异,仅敏感性、世故性、实验性较非“独生子女”高,忧虑性较低。(李志,1998)另一项运用心理健康自测量表(scl-90)对中国矿业大学一年级1494名本科生以集体填答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好,5.3%的非“独生子女”和2.75%的“独生子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在躯体、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五个因子上两者的得分接近,在强迫、抑郁、人际三个因子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低5个百分点。(段鑫星、池忠军等,1997)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独生子女”的特异性研究突破了以往人格特征、心理特征的模式,出现了新的内容,比如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这一研究内容的出现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其理由是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获得职业,或正要获得职业。由此可见,对“独生子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人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职业价值观大部分一致,差异表现在:“独生子女”更注重职业工作在生活中的休闲活动;工作的自主意识更强烈,责任意识较弱;并更强调工作对社会作贡献的内涵;在职业动机上,更看中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而非待遇;对理想职业,更重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能展示个性,而非具有稳定、社会政治地位高;在择业标准中,“独生子”较非“独生子”更强调通过工作获取必要的收入、荣誉、地位,“独生女”更在乎对工作有无兴趣。(李志,1997)同样的研究,李志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独生子女”职业观具有五个特点:重视职业生活的意义;重视通过职业为社会作贡献;择业动机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择业标准的主体性——符合自己特长;职业理想的现实性——高社会地位、高收入。(李志、孟东方,1997)

  2、关于“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由于认为“独生子女”在早期生活中形成了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某些弱点,而第一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独生子女”现在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开始面临继续升学、劳动就业、恋爱婚姻、社会交往等一系列社会适应的新任务。所以,人们担心他们能否顺利进入社会,现状究竟如何?

  有的人研究发现,进入青年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所差异,但不存在本质差异,并且有所差异所表现的积极方面构成了青年“独生子女”的主流,但也存在四个问题:“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缺乏;职业适应能力较差——工作遇有矛盾,处理方法过于简单,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差些;社会责任感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消费、超前消费倾向。(苏颂兴,1997)

  有的人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适应性差,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学习能力不强、依赖性太强等。同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唯我”意识相对浓烈,心理承受力弱,体质状况堪忧,并处于“无目标状态”。(叶松庆,1998)

  3、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这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研究的主体,主要涉及到家庭教育。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独生、独门、独户”,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某些缺陷,而理论假定一个孩子的成长受早期父母的家庭教育影响较大,所以“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

  一项对厦门市4个区8所小学一至五年级22个班1000位学生及家长的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更高,而且教育方式更理性,但忽视了品行教育,并且“独生子女”家庭中亲子间具有强烈的心理依附。(胡荣,1996)有的人对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五个误区:期望过高,溺爱过度,干涉过多,家长素质偏低和老年人的教育作用等。(刘晶,2000)但是,有一些人却得出乐观的结果:家长的教子观以积极倾向为主,表现在家长教育子女的态度主流是积极的;教子观念由“重智轻德”向“智德并重”和“全面发展”转变;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吃穿玩”消费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广大父母教育子女主要倾向于民主风格。(卢承业等,1997)

  另一个主要角度是从理论研究出发的,这类研究的比重很大。研究者认为,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教育观念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期望过高;教育内容上“重智育、轻德育”及教育方式上或过严或过爱。(郭翠菊,2000;杨艾丽,2001)

  4、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研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社会学中属于初级社会群体范畴。因此可以认为,围绕家庭的内部关系或外部结构等对“独生子女”的种种影响的研究,都可归属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有一些人调查发现,湖北省“独生子女”家庭人口规模较小;家庭结构以两代人为主;家长主要扮演孩子的“教师”和“伙伴”两种角色。(郝玉章、风笑天,1998)

  但是,“独生子女”家庭研究具有交叉的性质,教育学和人口学角度也涉足。汪慧从我国家庭结构的转变,分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家庭因素及对策,认为家庭关系破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观、家长素质以及家庭抚养方式等,是造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汪慧,1997)

  5、关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研究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有关研究是属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者绝大部分是从社会化的因素来研究“独生子女”社会化的,认为随着“独生子女”年龄的增长,家庭或学校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而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谢晓蔚,1999;彭晓辉,2001;王青,2001)

  “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经验研究也占有一半的比重,但主要是郝玉章、风笑天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一是从家庭、大众传播媒介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着手,认为中学生“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父母影响较大,同时受电视的影响也很大。从社会化的内容着手,他们发现“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集体劳动观念淡薄,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期望文化程度达到大专以上,职业期望主要是以脑力劳动、知识型劳动为特征的专业技术工作。(郝玉章、风笑天,1997、1998)

  6、关于“独生子女” 的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以人口学为主。研究者从时间序列、空间序列及价值序列等角度入手,认为应该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独生子女”群体对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独生子女”政策与老年保障的问题。(柳玉芝、蔡文媚,1997)21世纪以来,“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因此“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的研究就转变为对政策的评价及修订。有的人通过对吉林省总人口和相关“独生子女”家庭的预测,探讨在各种可能方案下未来50年的生育状况,证明现行生育政策的合理性。(王化波,2000)有的人则通过对领取“独生子女”证情况的分析,认为应该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落实奖励规定,营造有关规定落实的良好环境及深化政策宣传教育的工作。(陈星桥,2000)

  问 题

  综观1997-2001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目前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研究内容僵化,过多局限于教育学领域

  从前面的[表1]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教育学角度研究“独生子女”的优势地位。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教育学角度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附属成果。因为,教育学角度的研究仍旧遵循“独生子女”存在某些人格或心理上的缺陷——如何进行“独生子女”的教育——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的路线。所以,“独生子女”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的人格、心理特征研究;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这些多是从微观角度出发,而从宏观角度探讨“独生子女”教育状况、研究“独生子女”教育的实质、研究“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等较少。从研究角度上讲,也是偏重对“独生子女”自身健康成长和教育规律的微观研究,轻视对“独生子女”所处社会大背景的宏观研究,研究“独生子女”社会化状况、研究“独生子女”社会化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网络社会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状况、研究“独生子女”的消费文化或代际文化、研究“独生子女”群体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领域较少。

  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及队伍的壮大,“独生子女”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社会学或人口学的角度去研究。从[表1]我们也可以看出,从人口学角度研究“独生子女”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有的学者还认为应该创建新的学科——“独生子女”学,来专门研究“独生子女”问题。(苏颂兴,1998)

  2、研究方法上存在着问题

  从总体上看,经验研究的文章较少,一般以个人的感受、体会及看法为主的理论文章较多,特别是在教育学这一研究角度中更为突出。然而,在经验研究的文章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1)研究对象单一,主要是大学生。进入成人的“独生子女”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一部分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或社会环境不同,自身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角色期望也就不同,他们之间也必然存在差别。目前对“独生子女”的绝大部分研究只取了大学生这一部分,而舍去了在业青年这一部分。笔者认为,研究“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关键应该研究在业的“独生子女”这一部分,因为他们正处于社会之中,各方面是否适应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2)抽样方法不规范。大部分调查研究所依据的样本是以研究者的“方便原则”为前提的,因此,它们就具有特殊性,难以推广到一般情况。比如许可毅和李志两位研究者同样都运用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研究“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其原因在于他们所抽取的样本具有特殊性,分别是自己所在高校地区的高校大学生。高校类型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所以,这导致了相反的结论。由于“方便原则”这一原因,“独生子女”的经验研究多为高校的教师所做,所发的刊物除《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外,绝大部分是学报性质的刊物。

  (3)测量所用的指标不统一。比如对“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测量,有的研究用的是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有的则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表。这样就造成了研究不具有可比点,无法进行比较。

  3、重复性研究

  重复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新颖”的标准在已经研究了20多年的“独生子女”问题上很难做到。近5年的“独生子女”研究不过是在研究对象的年龄上有了更新,研究内容上有了一点点的突破,而这也不过是“独生子女”问题发展的必然结果——“独生子女”成人、步入社会而带来的。因此,学者们只在已有的横线上研究“独生子女”问题,而很少在纵向上深入研究或扩大横线研究。

  由于研究的重复性,导致了这样的问题:虽然近5年来“独生子女”研究的文章不少,但真正新颖的东西很少,所呈现的问题仍然是“老问题”。如果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没有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那么,对1997-2001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现状的分析也是具有意义的。



首页| 关于我们| 专长领域| 律师文集| 相册影集| 案件委托| 人才招聘|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松江婚姻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636662208 网站支持: 大律师网